|雜誌精選|

對話-張凌雲

Issue n.69
2018/01/19


1512114681873028.jpg


張凌雲是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教授、碩士生導師。她曾在美國、韓國、荷蘭舉辦四次個展,及多次參與國際重要聯展。她還是荷蘭皇家代爾夫特陶瓷公司、日本陶藝之森的邀請藝術家,作品被倫敦白教堂藝術館、荷蘭代爾夫特威廉親王紀念館、中國陶瓷博物館等收藏。



1

360° 您是如何通過作品來展現“土”的多種可能性的?可以舉例分享嗎?

張 — 我傾向於用自由的手法,讓泥土自我表現。比如剛剛手捏完成的“山巒杯”,可以從中看到泥土的可塑性、柔韌性以及它的易開裂性,我喜歡保留泥土的這些特征。“藍”這個作品是燒成後,在高溫下,土和釉料中間相接的地帶形成了有趣的橙色。

 


2

360° 最初為什麼會選擇成功率很低的“熏燒”?有嘗試過其他燒制方式嗎?

張 — 我使用過很多種燒成方式,只有在日本才會進行熏燒。因為日本有一種紅色陶土,經過熏燒後會呈現出萬千的細微變化;而景德鎮的瓷泥太緊致細密了,燒不出我想要的效果。我喜歡熏燒的不可掌控性;相較之下,塑料制品應該成功率很高,可是很乏味。我最開始使用熏燒方式就是在日本的“陶藝之森”,那裡是國際著名的藝術家駐村的地方。之後每年,我都會在“陶藝之森”駐村兩個月進行創作。

 


3

360° 您覺得國外的陶藝交流方向與國內的探討方向,有什麼不同?與不同地方的陶藝家、陶泥、工藝的相遇,給您的創作帶來了怎樣的影響?

張 — 國外的藝術家更純粹,討論的話題通常是陶瓷作品;而國內的陶藝家更多探討的是商業方向。我很敬佩日本的陶藝家,他們無所謂清貧和寂寞,只關心作品的好壞。其實,我在讀書的時候特別討厭陶瓷,因為我只看到景德鎮那些傳統保守的瓶瓶罐罐。後來我去了很多地方,看到很多優秀的陶藝作品,才知道原來泥土的可能性是無窮的。這給我的認知和創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。



1512114860138424.jpg


1512115026467583.jpg


1512115066136316.jpg




4

360° 是什麼給予了您創作上的啟發?

張 — 我始終對自然界中飄忽不定的形象深為著迷,如天空中飄浮的雲、樹林邊跳躍的 鳥,並經常用它們作為創作的起點。我用泥土呈現了我對外在感官世界的看法,我一直想通過泥土,創造出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。

 


5

360° 您是如何解讀“器皿精神”的?

張 — 我喜歡柳宗悅的一段話:粗糙的物品容易帶給人們粗暴對待生活的態度。這段話最能詮釋器皿精神,當中說的就是人與環境的關係。器皿是這世界上除了家人之外,與我們相處時間最久的物件,它當然能夠影響到我們的性情。我們想一想,原來中國人脾氣不好大概是因為沒有使用到有美感的器物。


 

6

360° 作為一名教師,您覺得陶瓷專業的學生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?

張 — 這是中國歷史上審美最匱乏的時代,每個中國人的家裡都在使用醜陋的陶瓷器皿。這樣的空白就意味著無限機遇。然而,中國歷朝歷代的陶瓷對我們仍然是巨大的挑戰,還有國外優秀的陶瓷作品。挑戰還來自學生自身,我發現有些學生特別急功近利。



7

360° 您最近在做哪方面的創作呢?

張 — 目前正在做北京故宮“御窯館”的陶瓷產品設計項目,以陶瓷為主要媒材,強調故宮元素,同時試圖擺脫景德鎮多年來陶瓷產品設計保守、傳統的面貌。還與年輕設計師開展了一系列的招募活動,現在正在圖樣研究的過程中。



1512376663821433.jpg


1512115250113948.jpg